高湿天气致强降雨多发,气象专家分析8月下旬天气形势
气象卫星监测显示,高湿过去两天,天气四川、致强专甘肃、降雨河南、气象气形安徽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或暴雨。分析降水面从四川盆地到黄淮,月下雨水影响下,旬天局地散发的高湿强降水特征较为明显。
异常高湿导致强降水多发散发
根据中央气象台相关资料分析显示,天气今年北京、致强专河北、降雨青海、气象气形安徽、分析河南等地降水呈现出“面上不均匀、月下单点强度强”的特征。眼下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夏季风将水汽和热量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华北、黄淮、江汉、江淮等地,暖湿空气不断堆积,大气可降水量非常丰沛,导致降雨增多。
此外,部分地区降水也会在夜间显著增强。这是因为白天太阳辐射加热地表,大气混合层深厚,达1.5千米左右,混合层内的大气受地表摩擦影响,风速较小。而到了晚上,日落后地表冷却,混合层高度骤降,离地1千米左右的空气,可以摆脱地表摩擦的束缚,风速将明显增大,输送更多的水汽和能量。同时,风速增加后形成的脉冲,以及受地形抬升等各种因素作用,更易触发对流并形成短时强降水。
气象部门提醒,未来三天,我国四川、重庆、河南、安徽以及湖北等地仍将有大雨或者大暴雨天气过程,上述地区累计降水量为50至200毫米,局地300至350毫米,需格外关注安徽、河南、重庆及四川盆地等地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可能出现的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城乡积涝等。
前期,河南、安徽等地出现高温干旱情况,本次降水将有利缓解农业旱情。但由于长期干旱,土壤结构松散,地表干裂,突降暴雨很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要提高警惕。
7月我国降雨格局
呈南北两条雨带分布
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华北雨季于7月5日正式开始,与常年相比明显偏早,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早。华北雨季开始以来,截至8月5日,我国中东部呈“南北两条雨带”型分布。
在气温方面,7月5日至8月5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支蓉:7月以来,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有关。
7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为历史同期最北,沿副热带高压外围北上的暖湿气流偏强,丰沛的水汽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北方地区交汇,导致华北、内蒙古等地降水异常偏多,形成位于北方的一条雨带。
南方雨带分布于华南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副热带高压偏北配合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东传,整体有利于西北太平洋对流活跃,进而有利于台风生成。受台风影响,华南及东部沿海降水异常偏多,形成南方雨带。
位于南北两条雨带中间的江淮、黄淮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由于受副热带高压主体稳定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造成高温少雨、干旱发展的情况。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8月下旬至9月初,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整体呈现“北多南少”的特征。气温方面,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至偏高,华东中部、华中中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阶段性高温过程发生,建议公众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
相关文章:
- 资本集体押注具身智能,产融共振催化万亿级赛道
- 医我看丨优先转诊、出院随访 珠海426支家庭医生团队 在家门口守护市民健康
- Canalys: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微降至2.889亿部
- 暑运以来铁路发送儿童旅客超5000万人次,儿童票优惠怎么用?
- 方正证券:小型微盘股估值存在上升潜力 后续结构性机会应关注
- 1.75%或是终点利率?市场押注欧央行12月降息后终结宽松周期
- 工作管理软件迎来AI助力 贝尔德将Monday.com (MNDY.US)评级上调至“跑赢大盘”
- 上半年全国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长7.4%
- 关税冲击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高盛警示通胀与国债风险
- 世运会技巧女子集体夺冠!中国队收获第四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