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超过这个度数,眼部疾病风险骤升
本以为成年后涨度数是近视一件很小众的事情,搜索后发现,超过好多人都有此类情况。个度

很多人都产生了疑问:不是数眼升说成年之后度数就不涨了吗?
其实,成年后,部疾病风近视度数依然会涨!险骤尤其是近视现在的人免不了长时间对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超过更会助力近视度数上涨。个度
所以,数眼升平时还是部疾病风要注意保护眼睛,如果近视度数涨到600度以上,险骤问题就不是近视看不清那么简单了。
600度以上的超过高度近视眼部疾病风险骤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只要近视,个度各类眼底疾病风险都会上升,无论度数高低。比如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
不过通常来说,度数越低,风险越小,中低度近视的人总体来说风险不大,不用太慌。但一旦涨到600度以上,就比较危险了。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眼科学会(AAO)及我国《近视防治指南》均采用600度作为高度近视诊断标准。
为什么是600度?
近视度数与眼轴长度有关。一个近视到600度的人,眼轴长度会从正常的22~24毫米,涨到超过26毫米。
气球吹大了,会更容易破。眼轴拉长,眼球壁(视网膜、脉络膜)被拉伸变薄,裂开的风险便急剧上升。而600度就是眼球的风险临界值。
比如下图右侧图(b)是一个高度近视的人的眼底,有一些像裂开一样的纹理,这就是豹纹状眼底。

对比中低度近视的人,高度近视的人,各种眼部病变风险都会升高:
高度近视患青光眼的风险要高近50%;
高度近视需要做白内障手术的可能性要高17%;
高度近视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是5~6倍。
最极端的后果,便是失明。
基于北京等地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已取代青光眼,成为中国人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与此同时,一项荷兰的研究表明,9.6%的高度近视患者最终会失明。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生活会更加麻烦
当然,失明只是小概率事件,而生活中的种种不便,是每一个高度近视的人每天都在经历着的。
低度近视的人,不戴眼镜还能正常生活;但高度近视的世界是糊成一团的,不戴眼镜基本上举步维艰。就算戴上了眼镜,生活中也有很多限制。
大家可能经常在网上看到高度近视的人不能干这,不能干那。甚至吐槽去游乐园只有旋转木马是安全的……
高度近视的眼球壁比较脆弱,极端情况下受到点外力冲击,这些膜就会裂开或脱落。像过山车、跳楼机、大摆锤等刺激项目,跳水、蹦极、滑翔伞等极限运动,这样的极端情况,会带来突如其来的眼压变化,眼球壁确实有可能遭不住。
不过,一般的运动还是可以做的。控制好强度和运动量,不要上升到剧烈运动的程度,惊扰到脆弱的眼球壁即可。
做近视手术有用吗?
脆弱的眼球壁并不是近视矫正手术可以改变的。近视手术只是让你不再看不清,而无法改变你的眼球结构变化。
近视一般不可逆,但控制度数让它不要再涨,还是能做到的!(用正确姿势看手机、尽量少关灯看手机、连续用眼半小时后歇一歇这些小事,可以做起来。)
如果你已经是高度近视家族的一员,别太慌,但一定要记得多做一件事:一年一次的眼底检查,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眼部疾病发生的风险。
通过定期眼底检查的方式,尽早发现可能发生的病变,便于医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果你身边有高度近视的朋友,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提醒他们每年一次眼底检查。
相关文章:
- 东莞公布新增基孔肯雅热病例情况,这26个区域存在传播风险
- 国家统计局: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
- 美股异动 | 吉利德科学(GILD.US)上涨近9%,Q2业绩超预期并提升全年指引
- 美股动态 | 香港手游开发商黑瞳科技(DKI.US)成功上市 股价涨幅超117%
- 40分钟钓出26尾虾!新会钓虾比赛热闹开竿!
- AI基础设施融资潮涌动!私人信贷市场迎来里程碑时刻
- 美股动态 | 苹果(AAPL.US)上涨2% 传iPhone17系列将涨价50美元
- 因人设岗!包头市委讲师团主要负责人被免职降级
- 1.75%或是终点利率?市场押注欧央行12月降息后终结宽松周期
- 美股动态 | Sweetgreen(SG.US)股价重挫超27% 再次调低2025年业绩预期
相关推荐:
- 1至7月我国汽车产销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
- 软银(SFTBY.US)以3.75亿美元收购富士康美国电动车工厂 以推动“星际之门”项目进展
- 全市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暨“海上新基建”部署推进会召开 以更大力度更快行动推进“海上新基建” 奋力走出一条具有珠海特色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 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组投档线出炉 三二分段协同培养热度走高
- 不止于7月高光!小摩:苹果(AAPL.US)关税解套 台积电(TSM.US)Q4及明年业绩将再冲高
- AI基础设施融资潮涌动!私人信贷市场迎来里程碑时刻
- @广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真乡拍了拍你,秀出你的乡游美景
- 科技赋能“百千万”,汕头启动生态茶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 万斯称美正协调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会晤
- AI基础设施融资潮涌动!私人信贷市场迎来里程碑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