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院士白鸽振翅。领航理附9月1日,京校珠海高新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南下标志着这所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京外合作办学的珠海瞩目首所学校正式启航,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注入强劲的所北“北理力量”。
当天清晨,校开学引伴随着《启程》的院士悠扬旋律,该校首个开学季122名一至三年级新生穿越“启航门”,领航理附踏上红毯,京校在“延安根、南下军工魂、珠海瞩目领军人”的所北标语与科技展板间驻足凝望,正式开启融合红色基因的校开学引科技启蒙之旅。

京珠携手新校启航展宏图
这所承载着“京珠共育”使命的院士学校,是珠海高新区首个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位于高新区新雅路100号,占地约2.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4万平方米,从2024年10月协议签订到2025年9月开学,短短一年便拔地而起,凝聚着多方心血。
开学第一天,记者在现场看到,校园内双翼造型的“启航门”矗立校门,象征红色基因与科技创新的小白鸽吉祥物“北北”“理理”热情迎宾。一年级学生韩知言爸爸站在展板前,目光落在“双师型”教师团队介绍上,“既有经验教师,又有北理工教授和企业专家当导师,孩子能在这里接触前沿科技,我们特别放心。”
校地共盟同绘教育新蓝图
开学典礼在《启程》的旋律中拉开帷幕。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院士、校长姜澜院士通过视频送来祝福,展现了北京理工大学对这所京外首校的高度重视与期待。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常务副校长栗苹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将充分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传承“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的红色基因,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珠海校区将全力支持附属实验学校的发展,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新高地。
珠海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希在致辞中指出,高新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建设发展,为学校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他希望学校充分发挥北京理工大学的科教资源优势,打造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基础教育品牌,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党委书记、中心主任朱光辉表示,学校将传承北京理工大学的红色基因,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优质教育品牌,为珠海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北理智慧”和“北理力量”。
院士寄语点亮学子强国志
开学典礼上,三位院士的祝福成为最大亮点。张军院士希望学校传承北理工精神,立足湾区特色培养领军人才;姜澜院士则期望学校打造“人工智能+”特色,争创智慧教育示范。

9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兴治亲临开学典礼现场,为全体师生主讲《开学第一课》——“立志报国,做祖国栋梁之材”。
作为我国制导技术专家,王兴治院士一生致力于中国制导武器研究设计。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他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为学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他勉励同学们培养科研兴趣,锻炼强健体魄,将“科技报国”的种子深植心中,未来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双轮驱动构建教育新体系
珠海高新区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将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强大理工科优势,重点打造科技与创新教育品牌。学校构建了“小白鸽三层四类五领域”课程体系,形成循序渐进的能力培养路径。
师资建设方面,学校构建“高学历+强骨干”双轮驱动的优质师资团队。教师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同时引进北京市海淀区和珠海高新区的骨干教师,助力学科特色发展。
四家单位向学校捐赠了珍贵教育资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捐赠10万码洋图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为首届学生捐赠校服;两家科技企业分别捐赠“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机器人智能实验室”。
从延安到北京,从首都到湾区,北京理工大学的精神血脉在南海之滨续写新篇。